我市到2017年將全面建成萬商云集、四通八達的長江上游地區商貿物流中心。記者日前從市商委了解到,要實現這一目標,當前,重慶還需要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。而這“三道坎”,也將是我市下一步全面推進商貿流通體制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此則新聞所說的“三道坎”,說的是,其一,流通方式需要“急轉彎”;其二,商貿行業需要“百花齊放”;其三,變“管理”為“服務”。這話說得寬泛,我這里,對此來一句話點穴:重慶,要給物流以“網速”與“甜頭”。
怎么理解?我且編一個不太精確的順口溜:傳統物流看碼頭,現代物流看網速,看完網速看甜頭,有了甜頭咱來湊。也即是說,之前,有個好的地理位置,沿海沿江沿邊,那就是黃金碼頭,自然是物流的首選優選之地,商賈云集,生意興隆。重慶之形成城邑,就得益于扼兩江為西部水運交通樞紐這一優勢,這是各種物流要素中具有絕對優勢地位的先決條件。
而到了互聯網時代,這世界已沒有什么東方西方南方北方,只有一個方向,就是顯示屏,就是前方。世界如此高度融合,且對網絡的依賴與日俱增,地利這樣的優勢已日趨式微,已經沒辦法拿出來顯擺了,在傳統企業逐步“電商化”的時代,要玩出“國際范”,得拼服務的高科技含量和優質程度了。
所以,我拿“網速”(還包括大市場、大賣場)來比喻服務的硬件環境,即物流所需的基礎設施和裝備規模等,而用“甜頭”來比喻各種物流專業化服務能提供的程度,包括免稅實惠、流程快捷等政策甜頭,包括服務的高大上氣場,譬如既可做運輸、配送、流通加工等有形服務,又可提供物流方案設計、物流信息管理等無形服務,諸如此類,這也將是重慶全面深化商貿流通體制改革的重頭戲。
看透了這個脈絡,就可知道,那中央賦予重慶打造西部內陸開放高地的重任,那重慶打造渝新歐新絲綢之路,力爭兩江新區、寸灘保稅港與西永綜保區,現在又力爭自由貿易園區,全都是奔著這“甜頭”來的。同時,重慶率先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,不斷增加保稅進口、保稅出口等跨境貿易的結算額頭與服務水準,還將在貿易管理模式、海關監管服務和檢驗檢疫服務等方面,尋求突破,探索金融領域開放創新。如此種種,目的就是讓貿易自由,讓投資自由,讓國融國際化,讓行政精簡化,讓重慶這一西向南向物流大通道,真正火起來。